【
仪表网 仪表企业】电子行业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以创新驱动为导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集成电路领域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一直以来核心制造商主要集中在美日韩等国家,导致我国长期面临“卡脖子”问题,在国产化替代的道路上,急需技术创新来补足差距。
近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CBSIA,SEMI,CASPA,STIC,ZIA,北京亦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方集成电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等联合承办。开幕式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广智主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会议以“开创芯启程,芯未来”为主题,围绕中国集成电路和微电子产业发展产业要素整合等
话题,汇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展广泛交流,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作为电子行业及中低压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受邀参与了此次大会,与包括中芯等行业头部企业,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化配电及厂务管理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并重点了阐述了基于EcoStruxure 架构与平台,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所打造的聚焦供配电安全的中低压一体化智能配电解决方案,保障电能质量可靠性的电能质量治理方案,以及助力整个厂房实现高效运营运维的智能电力监测和解决方案。
对于芯片厂来说,除了对环境洁净度和温湿度要求高,还有着关键设备多、工艺复杂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而其能源动力则有赖于电能来供给,一次短暂的电压暂降事件就有可能导致生产暂停、芯片报废甚至设备损坏,进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随着工厂规模的日趋增大,其供配电系统也更加复杂,这也为运维检修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因此,构建可靠的供配电系统,提高后期运维效率,保障供电的持续性和高电能质量极其关键,不仅关乎安全生产,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在本次论坛的“新基建下的智能化厂务“专题论坛中,来自中芯的总监姜镭表示:“厂务动力系统是集成电路制造工厂的动力来源,近年来工厂对厂务动力系统的供应需求呈指数型增长,在数据分析、品质管控、能耗降低等方面都急需厂务智能化系统的接入,并通过智能化系统来解决精度和稳定运行的更高要求。”随后,施耐德电气全国销售部电子行业负责人王文韬以《EcoStruxure Power助力电子厂房安全可靠高效运营》为题发表了演讲,并表示:“基于多年来对电子行业的深耕,以及与国内外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客户的合作,施耐德电气认为目前企业在电子厂房建设运营过程中主要面临供电可靠性、可扩展及空间优化、交付周期与服务、资产保护和电能质量等挑战。新一代电子厂房在安全可靠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上,提出了可感知、可分析、可控制、可预测——一套更加‘聪明’的供配电系统的新要求,而要同时做到这些,数字化创新和专业洞察的融合不可少。”
对此,施耐德电气凭借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在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全面创新,通过利用包括中低压一体化智能配电、自动化、电能质量等产品及系统,打造更加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这一应用场景的特殊需求,形成全面覆盖从中低压配电设施,到工艺配电设备的系统架构,利用数据的实时精准采集与专业分析,保障电力稳定持续,有效改善电能质量,提高运维效率,确保厂房不间断运营及稳定高质量生产。
正是基于这种先进的理念,施耐德电气赢得了天津某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的信任,并为其提供了包括PIX中压柜,Blokset低压柜,中低压综保系统,电能质量表,Galaxy VM系列UPS等完整覆盖中低压及终端配电的智能化产品,以及PSO电力
监控系统及PME电能管理系统等边缘控制软件在内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保障稳定连续供电的基础上,基于底层产品的智能化属性,实现对系统电压、电流、电能的准确测量,对数据价值的应用,并可无缝连接上层监控系统,打破系统间的壁垒,并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汇总和提炼,终通过Web界面呈现简单易懂且更有意义的高价值信息,帮助客户实现了包括对中低压系统电能质量监测分析、配电资产及能耗配电系统的整体管理,高度满足了客户在运维压力和保障供电连续性方面的挑战。
未来,施耐德电气也将继续凭借对行业的深入洞察以及对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不断完善中低压一体化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深化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合作,在开发区高精尖半导体项目中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科技创新,在国内芯片制造企业的未来崛起之路上贡献力量。